找到相关内容197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——浙江古塔掠影(三)

    、菊花、玫瑰、竹叶、松柏等各种植物;还有呈奔腾跳跃、展翼飞翔姿态的飞禽走兽;另外如魁星踢斗、耕织渔樵、仕学孝悌、琴棋书画也能在塔上见到形迹。   浙塔的雕刻有砖雕和石雕之分,雕刻技法有阴线刻、浮雕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00690682.html
  • 皇侃《论语义疏》的玄学主旨与汉学佛学影响

    ”。对孝道的重视,在皇疏中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,每至与“孝”有关之处,皇侃必大加发挥,如《论语?学而》中“有子曰:‘其为人也孝悌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’”一章,皇疏运用了大量文字加以阐述: 善事父母曰孝,善事兄曰悌也。云“而好犯上者鲜矣”者,好为心欲也,犯谓谏争也,上谓君亲也;鲜,少也;言孝悌之人必以无违为心,以恭从为性...

    张文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0248916.html
  • 《论语》全译:学而篇第一

    又是伦理道德准则。为仁之本,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。还有一种解释,认为古代的“仁”就是“人”字,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。   【译文】  有子说:”孝顺父母,顺从兄长,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,这样的人是...绝对服从,而不会起来造反,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。  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,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、伦理思想非常重要。在春秋时代,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,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928001518.html
  • 禅门《陈情表》一篇——题洞山《辞北堂书》后

    士林中常有读《出师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忠,读《陈情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孝之语。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,但《出师表》重在叙君臣之义,而《陈情表》则专叙孝悌之情。君臣之义、孝悌之情,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,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。然而,在世法中,佛教徒辞亲以出家,从表面上看来,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,又人之义,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。尽管...

    企愚:

    |孝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0933225600.html
  • 禅门《陈情表》一篇--题洞山《辞北堂书》后

    士林中常有读《出师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忠,读《陈情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孝之语。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,但《出师表》重在叙君臣之义,而《陈情表》则专叙孝悌之情。君臣之义、孝悌之情,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,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。然而,在世法中,佛教徒辞亲以出家,从表面上看来,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,又人之义,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。尽管东晋时的慧远法师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,深明了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1740416.html
  • 禅门《陈情表》一篇——题洞山《辞北堂书》后

      士林中常有读《出师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忠,读《陈情表》不流泪,此人不孝之语。此二文皆以情情殷切动人名闻于世,但《出师表》重在叙君臣之义,而《陈情表》则专叙孝悌之情。君臣之义、孝悌之情,在世法中可谓一个较为永恒的文学主题,此为二文能感人至深的缘故。然而,在世法中,佛教徒辞亲以出家,从表面上看来,这种举动似既违君臣之礼,又人之义,以故多为世人所不理解。尽管东晋时的慧远法师作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,深...

    企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842134.html
  • 这个世界会好吗:梁漱溟晚年口述(1)

    退居到第二个问题。第一个问题是人与人怎么样子彼此相安、共处,这个是未来的,未来的事情要这个样子,这个样子就是到了“中国文化”,这个就是中国文化。中国文化原来是起于家庭,老话嘛就是孝悌,或者说是父慈子孝,或者说四个字,四个字是什么呢?它就是“孝悌慈和”。“孝、悌、慈”,还有一个字叫“和”——“和”就是和平、和好、很和气,“孝悌慈和”这四个字。我这么看,我这么推想,到了社会主义,恐怕就要大家都来讲究...

    梁漱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5756139.html
  • 从经堂到田间——试论目连救母故事在民间的发展

    舍弃六亲,出家修行,不娶妻,不生子。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敬侍父母的“孝悌”背道而驰,违背了作为中国宗法制度根基的——五伦。“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矣”,佛教教义与这种基本伦理的抵触,成为了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5357692.html
  • 慢其先生

    我为老师,那么他终身的成败荣辱,我这做老师的都有责任啊!所以老师若是不能尽心尽力地教导子弟,反而误人子弟的话,那么这个罪过,就跟庸医杀人的罪过,是一样的重啊!王老师又喜欢为小孩讲孝悌的故事,他说:“...

    了凡弘法学会 译整

    |孝亲|尊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1247563097.html
  • 浅谈佛法中的孝道思想

    浅谈佛法中的孝道思想  文/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淦法师  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民族,儒家思想主导著中华文化,将近三千余年而屹立不摇,究其原因与其重视孝道的精神有关。孔子言孝尤详,曾云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也。”又云:“惟孝友于兄弟,施于有政”,而孝是实践伦理不可或缺的道德渊源,古代有所谓“求忠臣必于孝悌门者”,能够忠于职守,忠于社会国家民族者,首先必求其孝于父母,父母之恩...

    见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2446469.html